2006年3月2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一堂生动的“形式主义”课
朱慧松

    据报道,“组织我们上街捡垃圾,却分发一次性木筷当工具,环保之举也造成了浪费……”3月25日,武汉初二学生小媛对学校的做法提出质疑。
    学校上环保课,课后让学生上街拾垃圾,其初衷无疑是想“学以致用”。先来“理论”的,再进行“实践”,活动自然是红红火火,热热闹闹。理是这个理,但一个不和谐的细节却暴露出了其“形式主义”的本质。
    其实,上完环保课后要进行实践巩固,大可不必上街拾垃圾,老师和学生身边都有很多切实可行事可以做。如老师节约每个粉笔头,学生不乱扔喝完的矿泉水瓶等等,这样的事虽细小,但却更贴近生活,也更有说服力。马路上有环卫工人清扫,不需学生“越俎代庖”。学校让学生听完讲座后拿一次性木筷拾垃圾,恐怕更在意的是宣传效果,这不是“形式主义”又是什么?